Skip to content
  • HOME
  • FOCUS 注目
  • STORY 物語
  • CULTURE 文化
  • LOCAL 地方
  • NEWS 情報
  • ABOUT
選單
  • HOME
  • FOCUS 注目
  • STORY 物語
  • CULTURE 文化
  • LOCAL 地方
  • NEWS 情報
  • ABOUT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PICT UP KEYWORD

Cafe Snap CASICA CITAN fashion Kakimori Nui. HOSTEL & BAR LOUNGE SyuRo United Athle お土産 カキモリ 世界遺產 佐世保 北陸 古著 台南 台日交流 名古屋 味覺 咖啡 喫茶店 地方創生 墨田 天草 小池アミイゴ 川口葉子 工藝 插畫 攝影 旅行 時尚 東北六縣 沖繩 OKINAWA 波佐見 波佐見燒 生活 穿搭 職人 自遊人 蔵前 藝術 設計 選物 風格旅宿 高岡 鳥越
  • HOME
  • FOCUS 注目
  • STORY 物語
  • CULTURE 文化
  • LOCAL 地方
  • NEWS 情報
  • ABOUT
選單
  • HOME
  • FOCUS 注目
  • STORY 物語
  • CULTURE 文化
  • LOCAL 地方
  • NEWS 情報
  • ABOUT
回溯繩文時代、日本曾經人口最多的「諏訪地域」,以現代方式詮釋過去的生活型態ーー茅野篇

Interview Tasuku Koji, Interpretation Dayday, Photo 馮 意欣

來到與東京相距約2小時路程,在諏訪湖與八ヶ岳之間,感受長野縣諏訪地區的自然療癒力。有著從繩文時代綿延至今的文化歷史,因震懾氣魄的御柱祭而廣為知名的諏訪大社,只有入冬限定、在諏訪湖畔舉行的御神渡,以及釀造出幾乎支撐了日本飲食文化核心的日本酒與好吃味增,豐富的溫泉資源還有傳統文化一起於此,相生相惜。

座落在八ヶ岳山腳下的土地,早在5000年以前,日本繩文文化便已開始在此盛行,據說當時全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二都集中聚落在這裡,過往甚至被稱呼是「縄文時代的首都」。初耳再次造訪長野,將分別以「茅野」、「上諏訪」以及「下諏訪」三個區域沿途採集,隨著不同生長背景的帶路人,看他們分別如何用自己嚮往與擅長的生活型態,致敬過去那被稱作和平與友善象徵的繩文時代。

首先,我們與帶領探訪「茅野地區」的粟野龍亮先生會合,他同時是2019年日本服飾品牌URBAN RESEARCH於茅野市開設的旅宿設施「TINY GARDEN 蓼科」的負責人。

過去,他透過企劃URBAN RESEARCH 旗下品牌支線「かぐれ」的契機,開始奔波日本全國各地、拜訪過各式各樣的製造商,從走訪經驗裡學習,體會到相較於直接販售商品,參與製作並完成某樣東西更來得感同身受,只有身處過在地,才能更具體傳述製作者們,一一淺藏其中的用心。所以即使出生東京大田區,卻因嚮往與山為伍,決定搬遷到長野縣的茅野市,更靠近在地,並展開屬於自己的生活移居。

 

搭乘一次可以乘載百人的大型纜車,粟野先生向我們介紹被稱作大自然的坪庭,位於北八ヶ岳的天然景觀。與纜車行進方向相反,在車窗後方能看見南阿爾卑斯山,而右手邊則是中央阿爾卑斯與北阿爾卑斯山脈。我們像是悠悠地在空中散步,遠眺著日本三大阿爾卑斯山的風采,邊感嘆大自然果然材是坐擁了最豐厚的財產。

約莫10分鐘的纜車捷徑,讓我們提前嚐到了甜頭,輕鬆抵達山頂。但第一個短程目的地,是在一片白雪皚皚的銀色世界,穿上雪靴步行,一小時的徒步體驗,才真的叫團隊大夥刻苦銘心。在雪景山色中的小旅行,沒有想像中容易,反覆陷入柔軟的雪中、再寸步難行,抬頭仰望的視野,收攏著一片看不盡的神秘樹冰。

粟野先生說,被稱為天然庭院的熔岩高原,會從春天一路燦爛到秋季,多達50種原生植物在這裏生長更迭。只要一有空,他總會帶著五歲的孩子來,來享受大自然的美不勝收,來體驗成為大自然的富翁。

下一個停留的地點,我們拜訪2020年10月剛從古民家改頭換面,目前可提供整棟出租服務的旅宿「ヤマウラステイ」。由鑽研東洋史的研究家,人稱老宅新生專家Alex KERR 先生指導進行翻新,將餐廳廚房挑高變得更開闊,還妥善陳列著原本睡在老屋裡的日式餐具,讓老房子注入新氣象,同時又保有大和的懷舊風情。

提供安穩地睡上一覺,是「ヤマウラステイ」最基本的住宿方案。伙食可以選擇買食材回來自炊、體驗當地餐廳的拿手菜,又或者是委託民宿主人代為預約,由專人到府為你送上一餐。在這裏,還提供與當地居民一起料理、陪同指路周邊區域散策的體驗。只不過這一次,我們難得遠道而來,而體力早在漫步白雪中透支徹底,預約一份外送到府的便當,就當作合理犒賞自己!

由居住在茅野市的料理生活家――有浦順子小姐為我們親送到府的美味午膳。

有浦小姐特製的飯糰,使用了今年冬天豐收的地瓜,將地瓜收乾水分後變成甜甜的地瓜乾,在捏進飯糰裡當作餡,目的是希望大家吃在當地,又吃進當季。

口中還在回味著用玄米捏製的飯糰口感好Q彈,自家發酵的味增湯就飄來了陣陣誘人的焦香味,還不忘放入發揮諏訪地區,冬季寒冷乾燥特性的凍豆腐與冷凍蘿蔔。前者在孔隙之間有著吸飽湯汁的美味,後者是煮到入口即化的瞬間,能釋放根莖作物的甘甜。還有,還有!號稱此地名物的野澤菜,還是今天早上剛剛淺漬好的!而有浦小姐則是將它們浸潤地恰好爽脆。

入境隨俗,天氣冷的地方,總是習慣飯飽之餘來點小酒,我們試了學著道地,聽有浦小姐說,擠一點切成半月型的檸檬佐以甘酒,小酌幾口便好像懂了什麼是人間美味~

在地方旅行的過程裡,探究好吃秘密一直是初耳的使命。其實善用著諏訪氣候而變得更可口的食材,除了凍豆腐與白蘿蔔之外,在這裏最具代表性的,非寒天莫屬。寒天自古以來,便是孕育日本傳統食文化的一環,而冬寒冷冽的天氣,又最適合曬乾天然製作的寒天。

在能俯瞰八ヶ岳的山麓,我們造訪一心製作國產寒天80多年的品牌「イリセン」。

到了每年茅野的冬天,收割後的稻田裡便呈現蚕網舖天蓋地的光景,上面擺滿了等著曬乾水分的條狀寒天。

日本的寒天,是將名為天草(テングサ)的海藻加熱熬煮至溶化,再以太陽日曬,使其乾燥而成食材。因富含食物纖維,能有效預防高血壓、並助於抗老化,所以被日本稱為超級食物,近年備受消費者矚目。

雖然一般提及寒天,聯想到的是先溶於熱水,再放冷發揮其凝固的作用,不過諏訪出產的的寒天很不一樣,製作好的寒天不會輕易融化,可以加到熱湯中當料,暖呼呼地食用。

當地的日常飲食,習慣將寒天入菜來吃,「イリセン」的負責人茅野先生不滿足於此,他更希望讓寒天的好,發揚光大。於是開發了試圖引起年輕世代好奇心的寒天零嘴「おかしなかんてん」,不同於傳統寒天柔嫩與些微彈性的口感,酥脆的菓子寒天唰嘴,可是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快要停不下來。

停留在茅野旅程的最後過渡,回到帶路人粟野先生的主場「TINY GARDEN 蓼科」。原是純日式風格的建築,在以「裏(ナカ)」與「外(ソト)」的設計概念重新詮釋後,倒是真的從裡到外整頓了一番。

4800坪的腹地裡,設有營地、小木屋與山小屋等三種住宿設施。來訪者可以選擇自己與山林間最剛好的距離,好好住上一晚。

另外,營區內也有URBAN RESEARCH 旗下原創品牌「EKAL(エカル)」的旗艦店,作為連結都市與自然中間的柔軟轉圜,將「LAKE = 湖水」的字母倒裝重組,發展以戶外為主題的品牌。

從春天到夏天,「TINY GARDEN 蓼科」向來被視作避暑的露營勝地,而我們初來乍到,卻剛好碰上了冬天。詢問粟野先生此時最好的避寒法則,他輕快地分享自己的經驗 ;「冬天待在山小屋的一樓,安靜地看著外面燃燒的柴火,在室內讀本喜歡的書,緩慢地感受時間溫柔地流逝,是最好不過。」話語剛落,粟野先生又添了幾塊木柴,燃燒的火比方才又光亮了些,而那些作為燃料的廢棄木頭,似乎是從我們下一階段目的地,上諏訪地區的「リビセン(ReBuilding Center)」那裡收到的。

[Info]

北八ヶ岳ロープウェイ
長野県茅野市北山4035-2541

ヤマウラステイ
https://www.instagram.com/yamaura_stay/
https://yamaurastay.jp/

イリセン
長野県茅野市北山湯川1253番地

TINY GARDEN
https://www.instagram.com/ur_tinygarden/
http://www.urban-research.co.jp/special/tinygarden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google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tumblr
FOCUS 注目,LOCAL 地方
/
2021-02-01

PICT UP KEYWORD

–
Cafe Snap CASICA CITAN fashion Kakimori Nui. HOSTEL & BAR LOUNGE SyuRo United Athle お土産 カキモリ 世界遺產 佐世保 北陸 古著 台南 台日交流 名古屋 味覺 咖啡 喫茶店 地方創生 墨田 天草 小池アミイゴ 川口葉子 工藝 插畫 攝影 旅行 時尚 東北六縣 沖繩 OKINAWA 波佐見 波佐見燒 生活 穿搭 職人 自遊人 蔵前 藝術 設計 選物 風格旅宿 高岡 鳥越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OLLOW US

Facebook
Instagram

© 2019 hatsum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