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Photo 清元, Coordinate Dayday Chen
學生時代,光是在午間走進「條通」,這個當時還陌生的名詞,唱個日音卡拉OK、吃個鰻魚飯、或是在邊陲喝碗玉米排骨湯,心跳加速的新鮮感,便已經滿據胸膛。多年過去,縱使自己往大人的定義更踏近了好幾步,林森北路,依舊還是顯得那麼神秘,那麼大人。
過往曾造訪的日本居酒屋,圖上:福岡,圖下右:神戶,圖下左廣島。
在日本各地的歡樂街探訪覓食之際,總會留意是否能看出縣市特色,譬如薄野的大型人像霓虹看板,廣島店家門口高掛的赤紅球衣等等,然而在林森北路,你卻很難明確地說,這裡形成的日本文化圈,受誰影響大。它更像是一種各方鄉愁的集合體,不同的飲食習慣與方言,在條通這個容器中,慢慢地,淬煉出特有的圓融香醇,雖然以稻草燒鰹魚以及豐富的焼酎陣容聞名的「天晴」,是以宮崎鄉土料理為主軸的居酒屋,可是不管你對日本的哪個縣市懷抱著依戀,仍舊可以在鵝黃小燈照耀的包廂裡,找到一個小小的連接異地的蟲洞。咻地,鑽了過去。
讓林森北路的偽出國體驗,擁有極高解析度的關鍵之一,是經過認證,能自由搭飛機的食材們。在業界擁有十多年經驗的阿明師,寫意地處理手中這批從西九州直送的新鮮漁獲,準備做成新菜色。
胡麻醬拌紅甘(かんぱちの胡麻和え)一入口,就將我帶回了福岡鮮魚市場會館,位於長濱的此棟建物,乍看平凡,然而走進一樓,卻是一間間老舖的重奏,其中創業七十多年的「おきよ食堂」,早上六點就開門,白飯隨意自取,加上漁港超短距離直送的鮮魚, 自然成為市場工作者以及外地遊客填飽肚子的最佳去處。おきよ食堂的招牌商品是胡麻鯖魚(ゴマサバ),鯖魚跟紅甘一樣,都有著豐富的油脂,然而,其特殊氣味也成為部分食客的罩門,不過香濃的芝麻醬,以及九州風味的甜醬油,正好解決這個問題,包覆在油脂微粒外,一同滑溜入口,交織的香氣,則引人破壞飲食控制,繼續挖下一碗碗白飯,大滿足。
福岡鮮魚市場會館,在長濱建物裡創業已有七十多年的「おきよ食堂」。
而長崎產的松浦產的竹莢魚(真鯵)與新上五島産的鰤魚(ぶり)的口感,不禁讓人要遙想玄界灘到五島海域這沿岸的浪濤風光,洶湧海流裡歷練出的Q彈肉身,在全國竹莢魚捕撈量第一名的松浦,在地人當然是用刺身的方式來享受,不過,拿刺身等級的鮮貨來做成炸竹莢魚(アジフライ),酥脆麵衣底下,包裹著熱燙的豐沛旨味橫流,無需沾醬也能直接享用,更是當地人也會羨慕的奢侈吃法。
天晴自身的招牌商品,都還沒有寫呢,聞到稻藁烈焰炙燒鰹魚的香氣,彷彿身邊就是高知ひろめ市場的酒興喧囂,以及坂本龍馬在桂浜沙灘奔跑的大河劇開場,而炭火燒烤雞肉,炙燒牛腸鍋,以及麵衣吸飽高湯精華的南蠻雞排,則又催促我坐上高速汽船,前往宮崎,邊享受與台灣不同濕度的熱帶風情,並以一杯配著球冰的芋燒酌,解內心的渴,好忙好忙。
像這樣攀著透過食物而生成的連結,回想過去曾在各地留下的記憶錨點,寫都寫不完,更何況有一位小哥,光是進來坐在吧台,享用一杯生啤及一杯ハイボール(highball,威士忌兑氣泡水)後就滿足離開,那麼我們能夠與親密的好友,一同在這個空間裡,飽嘗經過合宜調理,由鮪魚、紅甘、竹莢、鰤魚與鰹魚組成的全明星級生魚拼盤,就算有再多「下次去日本,一定要再來〇〇…」的牽掛,也該當獲得了相當程度的滿足。(當然國境開了,還是要馬上飛去博多,從雞皮串燒,唐津花枝,佐世保漢堡,一路吃到五島地獄烏龍)
在吧台,為我們用酸甜平衡的長崎縣產草莓「ゆめのか」,調製沙瓦清涼飲的三島公紀店長,又是為了什麼來到台灣呢?口罩掩蓋不了爽朗笑容的他,原來是位宮崎人,九年前曾隻身一人來台灣旅遊,不會中文的他,在酒吧苦無方法點餐,鄰近的幾位台灣人見狀,馬上給予協助,而且,這緣份不僅僅限於當晚,隔天一早,「那早餐要吃什麼啊」的訊息,從昨日才交換的 SNS 帳號傳來,這種完全超過日本生活經驗裡所能想像的熱情,瞬間打動了三島桑。新朋友們甚至還來機場送機,三島桑拿著護照與登機證,隔著閘門,看著他們揮手的模樣,「我想要跟他們在同一邊,用一樣的語言歡笑」的念頭,讓他在回國之後,馬上開始上網搜尋來台工作的機會,並且,真的就飛過來了。
從天母日本人社群的工作起步,因緣際會,當上了天晴的店長,起初有台灣客人抱怨,「這炭火烤雞根本是烤焦了吧」,不過看似任憑大火豪爽燒烤,實則細心掌控油脂凝縮的黃金時間點,皮肉邊緣炙出的焦香,與柚子胡椒佐醬做出對比鮮明的搭配,正是宮崎鄉土料理的一大特色,三島桑深刻體會到,居中介紹的重要性,此後,一邊進修加強自己的焼酎知識,一邊落實外場員工的訓練,就這樣幾年下來,三島桑默默地,挖掘出一條連結日本與台灣文化間,看不見的渠道,除了希望台灣客人更了解日本飲食習慣外,真正的願望,是希望日本人能更珍惜台灣,這位最親切的友人。
寫了一整年「疫情期間」的文章,對於日本的思念,應該不需要再贅言,感謝居中扮演橋樑角色的人們,讓這些思念的情緒,有個抒發的憑依,而當自己也懷抱著這樣的鄉愁時,眼中的林森北路,神秘感好像就消散了些,而多了點親切,與人情。在能親自探訪食材豐美的西九州之前,應該還會再來條通,很多很多次吧。
※本文與西九州食財合作,店內所使用的西九州食材可能因進貨調度關係,隨時調整供應,行前建議電洽店舖確認。
[Info]
本文作者:施清元(Osullivan)
台大醫學畢,卻因為一張CD封面,與一首歌的感召,決定到日本進修,並從事設計業。攝影作品與文字專欄散見於《GQ》、《大誌》、《新活水》、《聯合文學》、《500輯》、《秋刀魚》、《shopping design》 、《初耳 / hatsumimi》等台灣各大媒體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餃子の王将」的炒飯加麻婆豆腐。私底下還喜歡穿越日本穴場的前世今生,領悟酒場潛規則與待人處事之道。從福岡、廣島、神戶、大阪、京都,一路探訪到東京、金澤、富山、北海道,著有《日本老舖居酒屋,乾杯!》一書,Instagram:osullivan.519
協力店舖:日本伝統藁焼 炭焼 天晴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48號
營業時間:17:00–00:00
電話:(02)2541-7771(可訂位)
《西九州食財》計劃
日本的西九州因為自然環境優勢,至今仍有許多尚未被發掘的魅力。
而『西九州食財』正是希望將此地區有如寶庫一般,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的食材,向日本國內以及海外世界分享,持續傳遞感動。將西九州所生產、講究其生產方式以及食材美味的商品認定為「西九州食財」,透過企劃宣傳的累積,增加品牌的此地區生產品牌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拓展國內外的銷售通路。
更多《西九州食財》延伸閱讀:
[在地人怎麼說]海洋滋養的城市連空氣都好吃?剖開佐世保的美味基因
吃香草的鯖魚,淨身過的沙丁魚——向海探尋,佐世保的好吃秘密
啊,這樣的話應該會很好玩——把西九州的海鮮做得不西九州